Thursday, May 7, 2020

叶康翡翠的87版红楼梦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 - 李纨

【李纨篇·声声慢】

《红楼梦》第三回,李纨第一次出场。通过老太太的介绍,我们仅听到了一句“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一句话,我们就知道了李纨未亡人的身份。

第四回,我们找到了一段中规中矩的文字,对她有更进一层的、也是更准确的认识:“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然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短短百余字,说尽了一个女子全部的美丽与哀愁。

她的出身是优渥的,父亲位居高官,家中人无论男女都是知识分子。虽说父亲的观点有失偏颇,却仍保证了她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她明白事理,却并不犀利。

芳华长成,她配给了荣国府二房的长子,那名字为“珠”的男子“十四岁进学”,是整个家族里读书方面的典范。很快地,他们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荣国府第五代长孙。

生命曾经如此完美——也定格于完美。

不到二十岁,他一病死了,带走了一部分的她——青春的,活泼的,开朗的,愉悦的那一个;岁月变成一把刀,活生生把她一剖为二,埋葬了属于丈夫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只有守住儿子。

她的生命从此没有了色彩,大红也成了梦中的奢望;芦雪庵的白雪红梅中,她穿着青色哆罗呢的对襟褂子,那颜色厚重到压抑,她欣赏的好朋友平儿那么喜爱冰天雪地里的十来件大红衣服衣服映着大雪,她却不在其中。

她照应的小姑子们,是暗夜也灿烂出花朵来的佳丽。而她,是她们背后的夜幕。这就是她,做不到像宝钗一样激情地歌咏“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学不了湘云洒脱地吟颂“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更做不到像黛玉一样彻底地控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她的生活,她的节奏,缓缓行进中,凝成一曲《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电视剧里的李纨被赋予了蓝、白两种主色调,清新,却不犀利。穿蓝的时候,叫人想起“到头谁似一盆兰”;穿白的时候,叫人想起“如冰水好空相妒”;她差不多是用了一生的时间和这两种颜色纠缠。衣服的质料和妯娌凤姐比起来,相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式样也要单一得多。

下图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定装照,这个时候李纨的扮演者还不是孙梦泉,而是周月——又一个因《红楼梦》而改变命运的人。

周月本是原定的王熙凤人选,因为乐韵的介入而被改为李纨侯选人,又因乐韵的辞演而最终被定成了尤三姐。很难想象刚烈的尤三姐和李纨之间的相似,但是从这张照片上来看,周月的李纨造型闲雅持重,也很有大奶奶风范。而且周月当时年纪也比孙梦泉要小,所以人物的外型上更接近原著中的李纨。浅兰色的竹布褙子,月白色立领小袄,同色布裙,和身处的公府内堂的富丽相比,越发显得简朴清素。本来是整张画面的中心,笑容却显得那么谦恭,身子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掩映在雕花门洞板壁后,欲迎还拒,除了头上几枝还算亮丽的珠钗与绢花外,她这一身的装扮,正是自己抽到的花名签子的那句诗的写照:竹篱茅舍自甘心。

这是一张近景,可以看出周月的自身条件十分不错。化装师为她化了淡妆,发型是简单的桃心髻,唇色自然,重点放在了眉眼上,修眉联狷,凤目秀长,眼神含蓄中透出一丝幽怨。衣领上用到了白色小朵雏菊为主花卉,配葱绿底色,昭示着她仍然年轻的铁一般的事实。手中的绸缎绣花锦帕也是能表现她身份的一个重要细节,可惜绣工精美的牡丹花仍是墨绿的颜色。这一身妆饰,也是李纨出境率最高的搭配。

下面这一张的表情是最接近我想象中的李纨的模样的,稳重中又隐约流露出一丝灵慧——李纨是不幸的,却并不自弃,而是很懂得为自己谋划,原著中她偶尔一现的与人斗嘴的场景中,机敏也并不在凤姐等人之下。

很喜欢周月微抿的唇角和蜿蜒的眉线,一刚一柔间,又是一个闺阁英才。衣服换成了绾色丝绸质料,上面印有小枝梅花,看了这个造型,仔细想一想,如果贾珠不死的话,荣国府的当家奶奶,也许就不会是凤姐了。

可惜最后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周月版的李纨,取而代之的是话剧演员孙梦泉。

如果说周月是在外型上比较接近李的话,那么孙梦泉的气质就是无可争议的最佳诠释。记得有一个同事讲自己看《红楼梦》的经历,提到孙的时候说:小时侯觉得她怎么那么难看?简直就是个小老太太……

现在她长大了,家中不幸正有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姐姐。重看红楼,到李纨出场的时候,终于潸然泪下,因为李的举止、语气、眼神和淡然的人生态度,和她寡居的姐姐如出一辙。

我听了之后只能是一声感叹。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最细微的细节处把握住一个大家庭中的孀妇心理。孙版的李纨我小时侯也不喜欢,是在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红楼梦后才发现,她的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气韵在,今后我会找出好几个细节来,印证她的美,怀念那几乎已经绝迹的贤淑之美和恬静之美。

下图是孙梦泉与探春宝钗打理大观园时的造型,石青色圆领对襟衫,用墨色滚出宽边距,金色别针压领,衣襟左右各有一朵盛开的白色百合,引证了她的青春年华,也印证了她冰水一般洁净的美德。只是这百合花和她一生的遭遇联系起来,实在有些叫人辛酸。

百合的花语是百年好合,我们的珠大奶奶却是一生孤苦。又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读过的一首诗,那个作者并不出名,诗中也只是提到了百合花,但是诗的意境却叫我欲罢不能。这首诗讲的是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七夕汇聚,感伤多过欢笑的内容。我常想也许和李纨比起来,他们仍然是幸福的,虽然是“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毕竟还能一聚,而李纨与贾珠,就是永久性的“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了。

七夕诗
——何逊(南北朝·梁)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

(我小姑子一直在旁边,帮我照顾小冰,我每引一次诗她就翻一次白眼,做一次呕吐状。看到最后这一首干脆来了个四脚朝天造型,并且不忘留下遗言:告诉你的网友我是被酸死的……)


来补写一下她的履历表:

姓名:李纨
表字:宫裁
别号:大菩萨、稻香老农
出身及家庭成员:父国子监祭酒李守中,公公工部检校郎贾政,婆婆金陵王氏,丈夫贾珠,儿子贾兰
个性:温和朴实、守旧内向
爱好:“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优点:

  1、贤良淑德、宠辱不惊。

  前者自不必说,自幼受过极好的家庭教育的李纨对待家中无论各方人等均是和善有礼,“大菩萨”三个字的诨名可不是白叫的。

  后者在第一百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的续书中贾母的一番赏赞可以看出来:

  “倒是珠儿媳妇还好。他有的时候是这么着,没的时候他也是这么着,带着兰儿静静儿的过日子。”

  2、公正和平,审美能力一流,且有着极好的艺术情趣。

  这一点从几次作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第三十七回结诗社,她主动请缨做评判官,不仅分派任务的时候也能照顾到一向被大家忽视的迎惜二人,而且确实是秉公决断,被大家夸赞:“这评的有理”(探春语) “这评的最公”(宝玉语)。如果只是一个诗才平平的人的话,只怕很难做到。

  而且在作诗的时候,李纨静如古井的生命也常会泛起活泼的浪花,如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宝玉作诗落第,李纨对他的惩罚是到栊翠庵中折一枝红梅来,作为下一轮做诗的选材,这一行为风雅有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从中便不难看到她的兰心慧质。

缺点:

  1、面对命运,只有“槁木死灰”一般的心境,叫人无奈而伤感。

  2、独善其身。

  一些观点认为李纨是自私而贪婪的,甚至于到了弃危难中的巧姐于不顾的地步。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很不赞成的。但无可争议的是,贾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中,她真的是最懂得置身事外的那一个。凤姐生病,王夫人把家事交付给她,探春宝钗还只是助手,可是当治理活动一开始,她就迅速地退居二线了;抄检大观园前后,她借病在身,一概不闻不问。也都展现了她个性中的冷漠的一面。

相关情节: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接着看造型图:

上一篇咱们提到了周月版的李纨,大家一定记得我说了,她试穿的第一套服装是李纨出镜率最高的一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套衣服在孙梦泉身上的效果,下图就是孙版李纨的定装照之一了,大家比较一下会发现,外衣褙子和中衣小袄的搭配和周月那个造型是一样的,而且——感谢拍照时的那一缕清风,它吹开了衣衫的一角,我们就看到了这件衣服的封里,是藕荷色的。别看它只是一件戏装,在缝制的时候也是一样用心啊。

然后这张图片上的李纨所穿的蓝色绣花大褶裙子,我个人觉得比周月那条简单的棉裙效果也要好很多,这种纯正的兰色也正是李纨质朴本质的象征。


丫头的姿势太有时代感了——换上一件抗战时期的军服P到宣传海报上也毫不违和啊



下面我们要来说一说她在芦雪庵联句时穿过的青色哆罗呢对襟褂子。

衣服的样式是对襟褂子,质料是哆罗呢,汉语大词典第三册上对“哆罗呢”的解释是:一种较厚的宽幅毛织呢料。《大清会典事例》也曾有相关记载:雍正五年,西洋国又进大红哆罗呢;乾隆十七年又进各色哆罗呢。可见在当今比较盛行的呢料衣物在清代时还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李纨虽然不重装扮,不像其他姐妹们穿得那样花枝招展,衣服的质料却是毫不马虎。

衣服的颜色是“青色”。青色是这个古代色彩中沿展范围特别广的一种颜色,可以表示深绿色、浅蓝色、靛蓝色或黑色。所以我们有时候读到贾母介绍霞影纱时所说的“雨过天青”就总觉得好象是青绿的颜色,可是一看真正的汝窑雨过天青瓷又傻眼了——明明是兰色啊!

还有旧时一种很美的色泽——鸦青,就是李瓶儿带的那一对“鸦青宝石”的颜色,很多人也觉得大概是绿色,也会奇怪的:乌鸦哪里有绿色的啊?其实它是那种黑中隐约泛出墨绿的一中颜色,基本上等同于黑色了。

古代文本中的青常可以表现为蓝色,如《说文解字》中的注释:“青,东方色也。”《周礼·职方氏》:“正东曰青州。”《周礼·职金》注:“青,空青也。”

以上几个资料中青色都是天空中的那种蔚蓝色。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就是兰色。总的说来,这是一套特别朴素的冬装。

下图是电视剧中这一场戏里的李纨,外穿青色棉褙子,领缘、袖口处的菱形装饰纹上撒着零星的黄色腊梅花,里穿月白色小立领袄儿,下系深蓝色绣花棉裙;头戴酡色额帕,发式简单,只在发间点缀有八宝点翠珠花,眉梢眼角都是一派含蓄温存的神色。

认命的李纨,在芦雪庵众多的红装艳影中,更多只是作为一个清冷的衬托而存在的。她并非宝玉采回的浪漫热情的胭脂梅,最多也只是如她衣上的那几点嫩黄,盛开在冰天雪地中,没有怨天尤人的抱怨,也不是孤高傲世的象征,她只是那么静静地,将生命全部的芳香和娇艳绽放,游离在百花争艳的季节外,一转眼,已经到了凋落的时刻。


芦雪庵一场戏是全书写服饰特别精彩的一段华章,到了电视剧中,表现力度也很到位。比如下图中的这妯娌两个,凤姐是鲜艳艳的一身玫瑰红,手里还捧着漂亮的珐琅手炉。李纨静立一旁,如果不是我们知道她是李纨,只怕充个普通的嬷嬷也照样不会被揭穿的。

此时的凤姐权势正盛,开口作诗却是叫人心头一寒的”一夜北风紧”。脂粉香娃抛觞飞盏、摇珠碎玉的背后,这个独立支撑大厦的英雄已经发出了不支的呻唤。

在她的催促下,李纨记下了那句谶语般的开头诗句。她也是整首联句诗的最后收尾与收录者:“欲志今朝乐,凭诗祝舜尧。”

就好像《红楼梦》这一场盛宴到了结束的时候,真正的贾府荣光的见证者和收尾者,也还是她一样。毕竟谁也不会忘记那句“到头谁似一盆兰”啊!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李纨几件不常穿的衣裳了。

1、青金锦缎圆领袍子

这是李纨在正式场合经常穿着的一件正装,也是她所有衣服中最华丽的一件。元妃省亲时就是这个造型,头上双凤招展,八宝金轮的发钗端正优雅,人物表情认命而又卑微。

——不认命又当如何?如冰水好空相妒,纵使品行如冰清、似水洁,叫人好不羡慕,到头来也只是镜花水月一场,美韶华易去难来啊。



2、这是两府过年时候的一个造型,青色包头,普蓝对襟长袍,戴朵绒花也得是冷冷的雪青色。

一样是贾家媳妇,旁边尤氏的主色调却是玫红配香黄,更别提那尤氏已经是“奔四十的人”了,而此刻的李纨,应是三十岁还不足。听过一句话,青春等于女人全部的生命,而它来源于爱情。怕是这二人最好的写照了(贾珍与尤氏的感情不能算坏的,大家细瞧六十三回和七十五回)。


3、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那一晚的李纨很漂亮,眉梢眼角间,叫人看到了她昔日的风韵。一袭肉桂色的家常旧衣,依稀间有几分白娘子的娴静和温柔。

容貌虽不及,那一回头的韵味十足。

特别是下面这张,小鸟依人、楚楚可怜的黛玉和慈爱端庄、温柔持重的李纨相依而坐,真是看得人百感交集。

对于后四十回我一向不主张大家过度和盲目地批判,不管怎么样,高鹗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的。看续书里写黛玉死,有两个情节是让我满心触动的,一是紫鹃在黛玉弥留之时满府里寻人不着的表现:

  因两泪汪汪,咬着牙,发狠道:“宝玉!我看他明儿死了,你算是躲的过,不见了!你过了你那如心如意的事儿,拿什么脸来见我!”一面哭一面走,呜呜咽咽的,自回去了。

——这一笔写紫鹃,至情至性,自来没有听到红学界任何批判的声音。

再便是李纨闻风赶来,送了黛玉最后一程,其间对她的感叹、伤心和自责刻画得也非常真实:

  李纨听了,吓了一大跳,也不及问了,连忙站起身来便走。素云、碧月跟着,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客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惟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荣禧堂的新房里,她也是个进不去的人。对于黛玉此时心中的伤感,李纨心中只怕别有一番体会——爱而不能,求之不得,五内如焚,忧心煎熬。黛玉的含恨,至此已经可以痛痛快快地发泄;李纨的苦楚,却是独自一人,守着窗儿,将曾有的幸福变做折磨,在那龙凤喜烛高烧的新房之外,再受一次凌迟罢了。

都是苦命人……

定妆照


4、真正伤心是在第十五集宝玉挨打一节里,这场改写自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遭笞挞》,有几处哭戏是非常有名的,我们来看其中一处:

  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这一段文字明写宝玉,实写贾珠。王夫人是哭而兼唤,政老爹是哭而无奈,李纨更是哭而生悲。记起好时光,念得好儿郎,转眼间虚梦一场。她是悲痛的,那悲痛以无尽的思念作为代价,遥遥无尽头。王夫人和政老爹尚有宝玉是可以拿来安慰的,李纨呢?

没有,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所以她“禁不住放声哭了”,这样的放声大哭和她所受的贤孝端庄的淑女教育是相去甚远的。可是没有办法,一个弱女子,你怎能要求她在再次咀嚼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人的滋味时一如既往地无动于衷?这一声若是不哭出来,李纨就真的成了槁木死灰了。

其实,那一场戏,她的缟衣蓝裙真的很漂亮。



5、也有快乐时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向深居简出的贾府闺秀们敞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她的到来,影响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她成了黛玉的笑资,成了惜春的画本,成了袭人之后睡到宝玉床上的第二个女人(这句话字要是去掉刘姥姥的名字,效果可是爆炸性的),成了鸳鸯姐姐的最佳拍档,成了巧姐的命名者、干娘和未来的祖婆婆。

——也成了李纨的一个对应面,别忘了,她别号叫做稻香老农,是大观园里竹篱茅舍自甘心的田园村妇。面对姥姥的谐趣憨然,画面上的她也开心的笑,身上的月白衣裳压上了藕荷色锦缎边,好似也让她的笑容变得轻快了起来。只不知道这笑容的背后有没有想到更多别的东西?

同样是寡居,同样是村户农舍,刘姥姥的天空要比她大出很多很多。她可以为大家采来漂亮的菊花,却没有勇气像姥姥一般的插满银发。那宁静美丽的稻香村,说到底,只是又一个囚禁她的牢笼罢了。


6、这是凤姐过生日时的她,也是一件盛装。需要说的是她的发型,已经不再是剧中常见的高髻,而是接近清初汉族女子常梳的平髻了。

这种发型是一些《红楼梦》年画和插画中常见的李纨发型,记得那时侯看绘画本总是很纳闷为什么会冒出这样一个人来?看身段和面庞,明明还是一个美丽的少女,转过身去,那老气的发型仿佛一下子就抽走了她所有的美丽。


我们不妨来看看绘画题材中的李纨,随便找了几张,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梳着这么一个平庸的髻——世间对待寡居的女子,何其严厉。



7、虽说她的衣服颜色不鲜亮,可毕竟是富家奶奶,数量上一点不含糊。

这一张是姑嫂小叔们正看着远处的香菱苦吟,四个人的衣服都是浅色系。李纨的这件和上件的样式色彩基本上都一样,不同的只是面料较前一件素淡些。

看见香菱忽然想起了平儿——李纨和她,一个已经守寡,一个尴尬未嫁,几乎已经被现代人硬性的定成了同性恋,理由是她们关系特别好。李纨曾多次为平儿抱不平,凤姐泼醋,她一把抓起平儿拉入园中安慰。而最有力的所谓证据便是第三十九回,李纨醉酒后曾对平儿有一段“上下其手”的大胆抚触:

  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李氏道:“什么钥匙?要紧梯己东西怕人偷了去,却带在身上。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马来驮他;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还要这钥匙作什么。”平儿笑道:“奶奶吃了酒,又拿了我来打趣着取笑儿了。”


所以,她还不够可怜吗?没有了丈夫,一心只想做个贞洁寡妇。曹雪芹放手给了她一个朋友,我们却偏要把这个说成是同性恋——李纨,你贞洁得不对啊!早知道四百年后人们是如此看你的,为什么不学那不肯担虚名的晴雯丫头,干脆给它来个以假成真?

要知道我们这号称礼仪文明的国度,向来容不下寡妇门前的半点风沙!你不应有朋友,更不可以交朋友,凤姐和大伯子小叔子说说笑笑都无妨,因为她老公还健健康康地活着。你不行,你不行,你丈夫死了,所以你就只能“侍亲养子,陪侍小姑”,就这八个字就是了,交朋友——你是在找死啊!

看红楼的人们啊,口下留情吧。即使李纨真的有意,只别忘了平儿的赤胆忠心全在凤姐身上。芦雪庵外的雪地里,她亲眼看着“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那是她所爱的,爱白雪中一片辉煌夺目的红。穿青衣的李纨站在人群之外,她不在她的视野里,所以当她伸手摸她的时候,被她拒绝了:“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

所以,我们的李纨,只能在属于她的凄清世界里,唱着那一曲哀婉的《声声慢》,缓缓拉上了自家窗上的帘,养一盆茂兰,养一盆茂兰,养一盆茂兰……直养到“威赫赫爵禄高登”,直养到“气昂昂头戴冠缨”,直养到“昏掺掺黄泉路近”。

养成一声长叹:枉与他人做笑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