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5, 2020

叶康翡翠的87版红楼梦人物造型及服饰艺术品鉴 - 贾府三艳 (上)

【贾府三艳篇·三姝媚】

其实写完元春应该马上续上迎春的。可是昨天翻图,发现迎、探、惜这贾府三艳在一起的合影还真不少,而且有个特征,就是在同一场戏里,姐妹三人的装束总是严谨地遵照原著,无论是怎样的场合都“皆是一样”。所以临时决定打散计划,从合影写起,让大家先看姐妹三人的群体共性,再分别评定个体。想了一下,用一个词牌名来给这个系列命名,就叫做《三姝媚》,希望大家喜欢这个思路。



 先上一下履历表。

【贾迎春·无可奈何花落去】

姓名:贾迎春
别号:菱洲
绰号:二木头
身份及家庭成员:荣国府长房大老爷贾赦之女,庶出,族中行二。母不详,现任母亲邢氏;兄贾琏,嫂凤姐;弟贾琮(此人年龄忽大忽小,姑且依照书中“黑眉乌眼”的描述将其归入较小年龄层)。
外形: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个性:怯懦、老实、软弱
优点:与世无争,恬淡冲和,心境从容,善于运用自我安慰法。

爱好:
1、下棋

典型事例: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里有段描写:

  迎春的丫鬟司棋与探春的丫鬟待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钟,周瑞家的便知他们姊妹在一处坐着呢。遂进入内房,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缘故,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当然探春其实也很喜欢下棋,不过从四姐妹“琴棋书画”的排序来看,比较擅长的该是迎春。毕竟下围棋讲究综观全局,心思要细密,个性要稳重,迎春在这些方面不说一定胜出,至少会不落人后。

2、读书

爱读书,尤爱道家名作《太上感应篇》,乃是二小姐修身养性、解脱烦恼、逃避现实、自我疏导的第一等心灵鸡汤。

缺点:
1、缺乏领导才能。所在部门人心涣散,凝聚力差——奶妈子竟然敢在她眼皮底下偷拿走累丝金凤公然变卖,事发后那个奶嫂还敢直接在小姐房里讨情并且跟绣橘司棋公然大闹,她躲到一边去看书,置身事外(大家不妨设想假如是在三姑娘的房里的话会如何)。

2、极度缺乏自信。邢夫人训斥她:“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如今别人都好好的,偏咱们的人做出这事来,什么意思。”她头也不敢抬,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活脱脱一个长期处在批评打压状态下的自卑少女形象。

判词: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曲子:

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窥着那,侯门艳质如蒲柳;作践的,公府干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主要情节:

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贾探春·桐剪秋风更漏残】

姓名:贾探春
别号:蕉下客
绰号:玫瑰花儿,又红又香还扎手(男性仆佣的心声);镇山太岁(众婆子的评价)
身份:荣国府二房老爷贾政之次女,庶出,族中行三。生母赵姨娘,可惜她不认,只认王夫人;兄贾珠、贾宝玉;姊贾元春;弟贾环。
外形: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个性:犀利果敢,爱憎分明,机敏爽利,言出必行。

爱好:
1、书法

她的住所秋爽斋里“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就连身边最得力的丫头,名字也叫侍书,可知兴趣颇深。

2、填词作诗,开展文学交流活动,同时施展了自己独特的组织和领袖才能,创建了两府第一诗社“海棠社”,生出无数美妙文字!

优点:
1、志向远大,头脑清醒,审时察势,须眉难及。
2、持家本领一流,以姑娘身份,驭下理事,赫赫生威,雷厉风行,除去荣府许多弊端。

缺点:
等级观念过重,封建意识强烈。具体表现为:

1、不认房里人出身的母亲,只叫她姨娘——小时看到这一情节只觉匪夷所思,怎么竟有这样的人?
2、怕提及自己的庶出身份,若有人犯,大大发作。
3、主仆界限分明,下人理事不顺,半点颜面不顾;平儿姐姐和顺温厚,两府中人人称赞,她也照样训斥。王善保家的倚老卖老,她冷不防一个耳刮子挥过去,打得凤姐暗地偷笑。也难怪平儿背地说“二奶奶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头,也就只单畏他五分。”

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曲子: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重要情节: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贾惜春·花开早落红无数】

终于到了我喜欢的四丫头了。其实每一个角色我都挺喜欢的,偏爱惜春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贾府四千金的身后有着太多的迷团与阴影。

与贾珍是一母同胞,年龄却相悬至少二十岁;宁国府千金的身世,却自幼在荣国府长大;与嫂嫂尤氏之间尖锐又微妙的矛盾……一切一切都在向我们隐隐透漏着一些信息。

我不是索引派,不愿在秦可卿身世之后再给大家抛出一枚重磅炸弹。但我相信曹雪芹生前的另一部作品,也是《石头记》的前身——《风月宝鉴》,估计会是一个重要的线索。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尚无法对这一作品有深入了解,只希望假以时日能让这身世之离奇并不逊色于秦氏的四姑娘浮出水面。

好,回到正题来,来看下四姑娘的履历表吧:

姓名:贾惜春
别号:藕榭
身份:宁国府贾敬之女,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之妹。正出,族中行四,母不详,嫂尤氏。
外形: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个性:“年轻糊涂”“心冷口冷心狠意狠”(尤氏语);“孤介太过,再拗不过她的”(探春语)

爱好:
1、绘画,但是从文中看来“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似乎并不热衷,消遣罢了。
2、礼佛参禅,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理想。

优点:
善观察、善思考、善推理、善表达。最典型的情节就是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她和尤氏拌嘴,表明态度,要与宁国府决绝的片段了。姑嫂之间言来语去好一番恶斗:           

  可巧这日尤氏来看凤姐,坐了一回,到园中去又看过李纨。才要望候众姊妹们去,忽见惜春遣人来请,尤氏遂到了他房中来。惜春便将昨晚之事细细告诉与尤氏,又命将入画的东西一概要来与尤氏过目。尤氏道:“实是你哥哥赏他哥哥的,只不该私自传送,如今官盐竟成了私盐了。”因骂入画,“糊涂脂油蒙了心的。”惜春道:“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昨儿我立逼着凤姐姐带了他去,他只不肯。我想,他原是那边的人,凤姐姐不带他去,也原有理。我今日正要送过去,嫂子来的恰好,快带了他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听说,又跪下哭求,说:“再不敢了。只求姑娘看从小儿的情常,好歹生死在一处罢。”尤氏和奶娘等人也都十分分解,说他“不过一时糊涂了,下次再不敢的。他从小儿伏侍你一场,到底留着他为是。”谁知惜春虽然年幼,却天生成一种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独僻性,任人怎说,他只以为丢了他的体面,咬定牙断乎不肯。更又说的好:“不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派上了。”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尤氏听了,又气又好笑,因向地下众人道:“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糊涂,我只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原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又能寒人的心。”众嬷嬷笑道:“姑娘年轻,奶奶自然要吃些亏的。”惜春冷笑道:“我虽年轻,这话却不年轻。你们不看书不识几个字,所以都是些呆子,看着明白人,倒说我年轻糊涂。”尤氏道:“你是状元榜眼探花,古今第一个才子。我们是糊涂人,不如你明白,何如?”惜春道:“状元榜眼难道就没有糊涂的不成。可知他们也有不能了悟的。”尤氏笑道:“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惜春道:“我不了悟,我也舍不得入画了。”尤氏道:“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今见惜春又说这句,因按捺不住,因问惜春道:“怎么就带累了你了?你的丫头的不是,无故说我,我倒忍了这半日,你倒越发得了意,只管说这些话。你是千金万金的小姐,我们以后就不亲近,仔细带累了小姐的美名。即刻就叫人将入画带了过去!”说着,便赌气起身去了。惜春道:“若果然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清净。”尤氏也不答话,一径往前边去了。不知后事如何。

这一段细读来叫人暗暗吃惊,这个口齿伶俐、思维慎密、反应机敏、处处占上风的四姑娘真的是我们熟知的惜春吗?因为在一般读者的感觉里,在红楼诸姐妹热闹的聚会中总有两个人是最沉默的,一个是二小姐迎春,另一个就是四丫头惜春。可是即使是刚读红楼不久的人也会很快区别出来,这是两完全不同的沉默。前者是软弱而淡然,有一种逆来顺受的无奈;后者则是一种无声的倔强与洞测,带着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情节发展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这种感觉就越明显——这就是惜春带给我们的感觉。

这是一个非常聪颖却选择了最枯寂生活作为人生终点的女孩儿,她的沉默并非是由于不问世事,而是来自于对世事看得过于通透——甚至超越了她的年龄所应该具备的水平,好象一棵过早领悟了自己终将凋落而索性选择不再开放的小花。

她用自己的聪慧斩断了与世俗生活的一切联系,不好的,好的,恶的,善的,疏远的,亲近的,统统被她拒之门外。都说李纨是槁木死灰,但照我看来,她衣食无忧,钱财充足,整天带领一帮大姑子小姑子吟诗作画,一个兰小子又那么勤奋好学,她本人人缘与修养都有极佳口碑,生活过得可说是有滋有味。反倒是我们的四姑娘,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对生活几乎是所有的希望和计划,直接从童年进入了老年。相形之下,谁是更恰当的槁木死灰,似乎更值得玩味。

缺点:
悲观厌世,一意孤行,自私冷漠,罔顾他人。

真是很难相信自己会把这一系列的贬义词用到这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身上,可是入画的眼泪不是虚假的(这可是她自小就在身边的丫头),尤氏的怒气不是做作的(这可是出了名的贤良人,后来被休的原因竟然是“过于从夫”),她自己“缁衣乞食”的命运在贾府败落后更是无法逆转的,这些有哪一样与上面她的缺点无关呢?

叹一口气吧,还是为她心疼啊。

她也有过天真烂漫的时候,送宫花一节里我们还看到她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顽笑,还听得到她与周瑞家的笑谈:“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还能够“大家取笑一回”——原来她曾经也是爱说爱笑的。

只可惜在她孤寂的成长岁月中,先是看到大姐元春先荣而骤亡,再是二姐迎春的悲惨夭逝,然后是三姐探春的孤身远嫁。再加上林黛玉的弃世,史湘云的守寡,太多的不幸充斥了她的成长历程。她又是孤身一人居于荣国府的宁府小姐,没有父母的关爱,兄嫂的关心连客气都说不上。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最美丽的青春年华恰好迎来贾府最彻底的衰败,这种连三累四的打击只能让她学会用逃避和冷漠来面对。所以她不付出任何真心真情,为的无非是怕面对后来的伤悲凄楚。既然早晚是难过,何如一早便撒手?

可怜的四姑娘!

相关情节: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下面来八一八她们共有的若干套美衣。

三姐妹的外形及衣饰特点,作者在原文中有准确描写,先来看下: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所以,三姐妹除了外貌上有不同以外,服饰的标准作者给出了“皆是一样”的指示。这样一来,考察设计师的时候又到了,三姐妹既要穿得一样,还要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小异与大同兼顾;华美太过,只怕夺了钗黛风姿;简洁太过,又不符合公府千金的身份,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呢。不过现在看来,服装师的努力没有白费,三朵小花或恬静雅致,或明艳照人,或稚气未脱,各秉秀色,都极可人。

这是黛玉和宝钗进府时的粉衣造型。

黛玉和宝钗进府是在不同时期,不过三姐妹的装束是未变的,都是交领褙子搭配白纱长裙,左敛右衽,领口外围压窄边。衣料是柔软的薄棉,颜色是娇嫩的粉色系。迎春是浅玫瑰红,探春是淡粉色,惜春是藕荷色。三件褙子上均绣有造型优美的长枝花卉,迎春是黄色玉兰,惜春是浅红玉兰,探春的是红色菊花,均自胸前延伸至下摆及前襟、腰背,有别于那种遍地撒花的繁艳,显得清新不俗。




发型方面姐妹三人也一样,耳前有小发辫,脑后也是一对小辫子。

对了,迎接黛玉那集的迎春是金莉莉,而在室外欢迎宝钗的换成了牟一,有趣的是这两个美女都是瘦削亮丽的类型,反而很符合书中探春的特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

演探春的东方闻樱就更有趣了,喜欢她的人不少,因为她五官英朗,眉宇间坚毅自信,正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的写照;不喜欢她的人也不少,因为这位三姑娘的确丰满了些,反而对应了书里对迎春的描述“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若是姐妹二人来个改头换面,估计争议的声音就会少些了。




相形之下,惜春的扮演者胡泽红身材小巧玲珑,恰符了“身量不足”的原文,而且眉目如画,甚得人缘。她这个为自己整理小辫子的镜头俏丽无邪,一派天真。



玉兰花的褙子探春也有一件,是玫瑰红色,样式与姐妹一样,很漂亮吧。头上插的玳瑁云纹挂珠钗有流苏两串,光彩灿烂。

另外三姐妹的璎珞圈有个特点,就是中间的关节处是可以调整的,所以有时看起来是圆形,有时是葫芦形的。



惜春的藕荷色褙子穿的次数最多。这张正挥毫作画的图比较清晰,长枝玉兰的走势就看得很清楚了。再加上髻挽双鬟,面如含萼,又处在如诗般的园林亭阁之中,真叫人觉得她丫头的名字“入画”其实说的该是刘姥姥口中“神仙托生的”四姑娘了。


再来说冬装,是三姐妹在元妃省亲和荣府夜宴里的造型。

先看省亲夜:

服装是一色的果绿色缎子圆领直身袄,胸前是绣折枝花卉,是比较华丽的正装。发型方面梳较为端庄的高髻,惜春年幼,所以鬓边另有小发束装饰,发髻上佩带的应该就是书中提到的“攒珠累丝金凤”了——迎春的那一枝可是大大有名的,因三姐妹装束钗环皆是一样,且在第七十三回中丫鬟绣橘曾有语“我去问他,他说没有收起来,还在书架上匣内暂放着,预备八月十五日恐怕要戴呢。姑娘就该问老奶奶一声,只是脸软怕人恼。如今竟怕无着,明儿要都戴时,独咱们不戴,是何意思呢。”可见是节日及正式场合较为重要的饰物,迎春有,其他二人必定也有;八月十五要戴,元妃省亲的大日子更要戴了。

不过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攒珠累丝”的概念比较模糊,攒珠即穿起珠子之意,累丝是指首饰或小器物用细金丝编制的,也称“累金”,合在一起理解,就是用金丝穿起珠子之意。剧中这样的珠钗做了不止三个,宝钗和黛玉也各有一个,因为是用细金丝做成,所以弹性很好,举动间珠摇翠颤,很是美妙。当然也有网友批判说做工太粗糙,造型太简单,个人觉得这样新版才有改进的余地啊对吧。

(当然,新版是个什么德行我们都看见了……)

 惜春妹妹的小辫儿,这里有个BUG

凤凰是缀于金丝之间的,扶摇盘旋,姿势很好看。

大家发现BUG没?惜春两侧小辫的发绳由红色变成了绿色,而且发型也变了!前面八元春的时候也提到过,会面、更衣、游湖、夜宴这些戏都是分开拍的,北上帝都,南下扬州,估计隔得时间有些久了,没衔接好。



来两张大特写,这是元妃进府前等待的镜头。



这么有看头的两处后记居然忘了!!!趁着还算在省亲范围之内赶紧发上来。

  【妆点瘦西湖】

  “元妃省亲”中的元妃登舟一场戏是在扬州瘦西湖拍的,很值得一说。

  《红楼梦》所写大观园,没有类似湖泊的大水面,但有引来的一股活水,因而有沁芳闸、有柳堤、河流池沼,有船,有姑苏请来的驾娘……这样在元妃省亲时,在刘姥姥逛大观园时,都有了乘船的描写。在拍摄“红楼”电视时,必须要选择能表现这一场景的水面。这水面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还必须在园林中,不能用野外的水面,也不能用过大的水面,如杭州西湖就不能用。上海大观园“体仁沐德”后面本来有码头,有水面,但一因隔岸建筑物尚未完工,二来也没有放水,因而不能用。为此,选景时选中了扬州瘦西湖。

  瘦西湖五亭桥北岸,有几十米开阔地带,高处有两组古建筑。右边是五亭桥,斜对克庄。左面是有名的“望台”,是一座建在水中的突起方亭。四面四个月亮门,是当年迎接御舟、借水音演奏丝竹的场所。正对面则是一带柳堤。在这样借景陪衬之下,中间是瘦西湖的纤腰,其水面相距约成三十米的三角形。如把“她”妆扮成大观园中水区,用来行走元妃所乘凤舟,大小正好。

  元妃省亲,更衣之后登舟是在晚间。火树银花,皇家富丽,在《红楼梦》原书中有细致的描写。拍电视时,如果妆扮实景,要因地制宜加以改造。瘦西湖河岸是土岸,颇有野趣。但作为皇家贵妃省亲苑圃,如何能成呢?因此先要岸边搭出码头。北京颐和园和北海的码头都是细石料,汉白玉栏杆。这里临时搭建,自然不能用石料,只用木头、泡沫塑料。泡沫塑料雕刻装置的汉白玉栏杆,不要说在月光下、电灯光下远望,即在白天看上去,也几乎可以乱真了。此外,还有用同样材料,按比例尺寸搭建的汉白玉牌坊,也就是《红楼梦》中多次写到的“玉石牌坊”(按有的版本中写作“琉璃牌坊”,那是绿琉璃的。这两种牌坊,在北京名胜古迹中仍然都能找到)。

  最五彩缤纷、构成梦幻境界的是湖上的灯、桥上的灯、岸上的灯和那彩灯照耀的凤舟。岸上的灯好办,只要吊在灯杆上、灯柱上、树上,挂上彩灯,接上电线,入夜一开电门,便灿若繁星了。桥上、牌楼上,也好办,按照书中所写,作成灯匾,一写“寥汀花溆”,一写“天仙宝境”。拍摄“奉元妃命”时,一个改为“花淑”,一个改为“省亲别墅”就可以了。灯中都可装电灯,光源都好解决。

  困难是水面上和凤舟上的彩灯,以及其它灯船上的灯、水中漂浮的花灯,光源如何解决呢?解决的办法是全部用大蓄电瓶。记得那天单电瓶钱,就用了好几千元。这样,一入夜,瘦西湖就被妆点得象一片五彩灯海了。波光闪耀,凤舟在华灯辉影里,在萧鼓声中,缓缓前进──有人笑道:自乾隆下江南之后,瘦西湖从来没有这样繁华过了。

  【元妃登舟幸园】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一节中,写元妃入苑,在“体仁沐德”更衣后,复出,上舆进国。“忽又见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下舆登舟,只见清流一带,势若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真是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小说写元妃登舟只一笔带过,但电视要表现的却是一个“说不尽这太平景象,富贵风流”的大画面。而且前面说过,拍更衣是在上海,拍登舟则在扬州了。这场面,小说只用几个宇,拍成电视就不那么简单。它所跨越的时空和花费的劳动,是观众很难想象的。

  如果说在上海大观园“体仁沐德”更衣之后,走出殿门,走上码头便是“登舟幸园”;那么这一“出”一“登”之间,便已由上海青浦淀山湖,飞越长江,来到瘦西湖了。而且不只元妃一个人,还带了庞大的銮驾仪仗、内监宫娥──每到一处,必须有大批的群众演员。

  元妃登舟时,舟上、岸上大批执事仪仗,都是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同学们担任的。掌伞的、掌扇的内监,捧炉的、掌灯的宫娥──男同学、女同学一行行,几百名,在“汉白玉石牌”坊下,鸦雀无声,肃然敬立。远远两条用彩灯妆饰的船,一大一小,缓缓行来,渐渐听到仙乐鼓吹声。凤舟抛岸,搭好跳板,由南京演员成梅女士扮演的元春宫袍凤冠,由宫娥、女官扶着,在鼓吹声中,款步走下船,迎面走来,在汉白玉牌坊前立定,仰面细看,说道:换作“省亲别墅”吧!……这时在指挥台指挥的孙桂珍导演用话筒高喊着调动队伍,在现场的执行导演马加奇同志忙碌地指挥着,总导演王扶林同志在监视器的荧屏上注视着每一个画面,而轨道车上的摄像机,和站在轨道车上的摄像李耀宗同志被推过来,推过去,不停地转换着镜头──元妃省亲登舟时的场景、形像,通过这样复杂的艰巨的劳动,展现在观众面前了。

 下面是荣府夜宴了,其实两场戏是同时拍的,所以演员的服饰并没有大的改动,特别是三姐妹,只是去了金凤,每人配了两副点翠凤头簪,珠串晶莹欲滴,很多朋友觉得比金凤好看。

三姐妹的绿衣造型我觉得迎春最好看。下面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神情,大方而娴雅。

其实迎春的个性在众多姑娘中,算是比较老实持重的。原文中涉及她的文字并不是很多,可是每次出场,我们依然能感知她的独特之处。比如她曾“拿了针穿茉莉花”,那应该也是一幅特别美丽的画面了;作灯谜一节里只有她和贾环没有得到贵妃的赏赐,贾环就“觉得没趣”,很是闷闷的,而她“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所以脂砚斋常用“大家小姐”四个字做批,可知其修养较佳。

也正因如此,她的衣服簪环虽与两位妹妹一样,在花色和颜色的选配上就淡了许多,这样反而更表现了人物的闲适随意。三春之中,少不了她的。

这图脸的部分有些失真了,咱们只来看衣饰细节。

注意领口和袖口白色毛边,冬装的意味很浓郁,拍摄时省去了,纳闷……牟一的身材高挑,穿上特别好看。这个发型是黛玉进府那一节里的造型,鬓边两缕发辫给人物添了一分稚气,头饰是一大一小两支发钗,大的那只只作成凤头状并无凤翅和尾羽,衔着一串三股流苏;小的那只惜春也带过,衔单串流苏,两钗对应,有一种不对称的美,很典型的少女装束了。

这张细节看不清楚,但是比较正常

听老祖宗掰谎、说笑话,入了神的三丫头。



那个铜火锅可不是一般的夺目啊!欲与惜春试比“靓”,哈哈。

再看惜春,啊我喜欢她我喜欢她我喜欢她!好漂亮的一对明眸,好清冷的一个表情啊。


以一张三姝难得的其乐融融喂元宵的互动图结束今天的更新。


接下来要说的是姐妹们入园子之前贾政叫宝玉去训斥的场景。八七版红楼的细节经典再次表露无疑,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原文,这是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里的一个细节:

  宝玉只得挨进门去,原来贾政和王夫人都在里间呢。赵姨娘打起帘子,宝玉躬身进去。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

“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可以看到的;“地下一溜椅子”也是有的;而且当宝玉进了屋子之后,站起来的的确只是探惜环三个。因为这三人的年龄均小于宝玉,只有是迎春是姐姐,故而可以和贾政、王夫人一样不必起身,而且四人的座次也是按顺序排列而下的。

至于贾环和探春之母赵姨娘甚至只是比金钏彩云等“在廊檐底下站着”的大丫鬟们稍高了一些,她从事的工作是“打起帘子”,让宝玉进到内室——可知她只能呆在外面客厅里。

就是这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写尽了“尊卑长幼,伦理序齿”八个字。明白了这不过是家常旧景以后,也许我们会更能体会探春对生母的“姨娘”称呼包含了多少叫人百感交集的况味,偏又说不出,正是“谁解其中味”啊!


当贾政训斥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的时候,老实的迎春也坐不住了,于是姊妹弟兄一起听训。而且迎春的神情颇为担忧,对弟弟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按书中所写,众人搬入园中乃是二月二十二日,节序上仍是残冬,所以姐妹三人的穿着便是典型的冬衣。圆领长袍搭配厚料的长裙,三件袍子样式一样,领口及袖口均压有黄色缎子边,迎春是果绿色,探春是红色,惜春是杏黄。花纹上迎春与惜春是烫金,探春是大连续的卷须花型。

绿、红、黄也是三姐妹的三原色。迎春一生短暂凄苦,正如迎春花之稍放即逝,她的一生只有在园子里的日子还算舒心,恰似新绿初萌便已夭逝,她最终还是没有迎来属于自己真正绽出红彩的那一天;

惜春在全书中一直是个比较稚气的小女孩子形象,所以娇艳的鹅黄柳黄葱心黄等黄色系就多给了她;

探春是全剧中红衣数量仅次于宝玉、凤姐的第三人。从刚开始的粉红到后来的玫瑰红,再到这个夹杂花纹的浅红,再到抄检大观园时的大红,一直延伸到最后远嫁时的正红,几如旭日东升,喷薄出云,金光映射,华美无比,以后慢慢说来。



好,再来说一说清虚观打醮。一场太精彩的戏了!几乎每个角色在这场戏里都有一套漂亮的夏衣,质料讲究,做工优美,色彩鲜美。原文中写到的主子丫头们的全家福更是隆重又生动,全书少见!

所以提议大家先来集体跑一下题,回顾一下当日的热闹情形: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少时,贾母等出来。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奶子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街上人都站在两边。

——好一幅孟夏群游图!众多人物分身份次序依次排开,点到即起,不慌不乱,从容写去,是全书前半部对人物身份尤其是诸钗的一次大检阅大总结,妙不可言。

回到正题,这一出戏里的三姐妹真是美到天上去了!

三人皆是粉色亮缎圆领薄褙子配白色纱裙,胸前及领边绣花。探春用红色菊花,她是秋爽主人,服饰花卉多是各色菊花;迎春是黄色大朵迎春花,韶华短暂;惜春是紫蓝色蔷薇,较探春而小,较迎春而精致。

三姝项上均佩有金黄璎珞,发型也一样,鬓簪红色绒花,盖打醮是祈福喜事;手中均有纨扇一柄,上绣牡丹、月季等花。图上三丫头和四丫头盘膝而坐,颇有名士风采;特别是探春开怀大笑,潇洒豁达;迎春探身向外,花面半遮,态势极合各自的身份。

插一句,她们手中的那几把团扇可说是全剧最辛苦的道具了,合府上下,你用了我用,我用了你用,你用了我再用,我用了你再用……


再近一些看

 就座听戏的场景,导演王扶林乱入


 猜测金麒麟来历。

这是探春在称赞宝钗:“还是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她和宝钗在某些方面有着极大的相同点,理家执事,珍重身份(还记得宝姐姐训斥小丫头靛儿吗)。这一句称赞从她口中听来,极能衬托宝钗的身份。


然后就说到宝玉挨打的情节了。这是三姐妹俯身在向宝玉探察伤势,三件褙子一件橘黄,一件浅紫,一件粉红——迎春这件还是上一场戏的那件圆领褙子,探春和惜春是交领,点缀大片缠枝花卉,绣工特别精细,是三姐妹的常服中的精品。

个别效果方面,惜春是我最爱,真像一朵小豌豆花啊,特别符合杜牧的那句“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娇滴滴嫩秧秧。演员胡泽红当年不过十七八岁,这样的浅淡妆容越发显得青春俏丽,嫩得可以掐出水来了。

这件衣服在宝玉生日时也穿过,灼灼云鬟,眉目如画。

粉润润的一领夏衣,俏生生的一个甜笑,风姿楚楚的一对攒珠红宝石小头花。年幼的小四,就像她衣襟上兰色的蔷薇花一样含苞待放,那是种生命力特别强的花啊,无论环境多么艰难也可以挺过去。


看完了惜春再看探春。

三丫头的这件效果也很好,人显得饱满大气,发型梳得也精致。头上戴的是攒珠累丝金凤的改良版,凤尾做成了开放的莲花形状,全部展开是个扇面状。珠坠是粉红色,干练中多了一分女儿的俏丽。腕上的玉镯温润水滑,再添一分女儿的娇柔——怎么由得凤姐赞她:“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也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

这么一个个性爽朗,心思慎密,才智出众又容貌脱俗的公府千金,真可说是人中之凤。恰如明珠生晕,岂一个美字了得?

这是结诗社的几张图,原本是拍了的,不知为什么最后只在回忆里剪了几个镜头,可惜。




这件衣服再一次出场就是在书中第五十五、五十六回,电视剧的第二十一集了。

黄色绸缎交领绣花衫子,白色裙子,点翠挂珠钗,这位三姑娘的眼神真是可以杀人的!




这是在处理家事时训斥吴新登家的媳妇:

  “你办事办老了的,还记不得,倒来难我们。你素日回你二奶奶也现查去?若有这道理,凤姐姐还不算利害,也就是算宽厚了!还不快找了来我瞧。再迟一日,不说你们粗心,反象我们没主意了。”

这副架势足以用“雷厉风行”四个字形容了,须知那些奸谗的媳妇婆子们自来不是好应付的,就连凤姐每常也是左支右绌,我们从平儿口中便可窥一二:

  “你们素日那眼里没人,心术利害,我这几年难道还不知道?二奶奶若是略差一点儿的,早被你们这些奶奶治倒了。饶这么着,得一点空儿,还要难他一难,好几次没落了你们的口声。众人都道他利害,你们都怕他,惟我知道他心里也就不算不怕你们呢。”

好一个三姑娘,不怯不惧,精细处不让凤姐,凌厉时威慑众人,细思之又全在情理之中,凤姐的话更是一语道破天机: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

——有经史子集在肚子里垫底,计谋上自然比凤姐又高出三分效率,于是合家上下,无人不夸。窃以为贾府但能早得此人,也不至一败涂地。偏刚施展了些微抱负就要远嫁异乡,所以每当听到有人说探春不该入薄命司时我总要叹声气,又红又扎手的玫瑰花,离了故土还能鲜艳明媚再几时呢?




这桩事却不算完,那倒三不着两的赵姨奶奶又来争闲气了,气得三丫头大哭一场,也引出了后面一幕十分精彩的探春理妆。



其实说到理妆,原书中提及的详细情节共有三处,各各不同。最好看的要数平儿那次了,道具篇里小有介绍,具体等后面专门再八;这一处是极写探春之尊,我们先来看一看原文:

  “因探春才哭了,便有三四个小丫鬟捧了沐盆、巾帕、靶镜等物来。此时探春因盘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双膝跪下,高捧沐盆;那两个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着巾帕并靶镜脂粉之饰。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便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中盥沐。”

  这一幕恰与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中的“尤氏理妆”相对照,原文如下:

  尤氏出神无语。跟来的丫头媳妇们因问:“奶奶今日中晌尚未洗脸,这会子趁便可净一净好?”尤氏点头。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素云一面取来,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尤氏笑道:“这又何妨。自来我凡过来,谁的没使过,今日忽然又嫌脏了?”一面说,一面盘膝坐在炕沿上。银蝶上来忙代为卸去腕镯戒指,又将一大袱手巾盖在下截,将衣裳护严。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只弯腰捧着。李纨道:“怎么这样没规矩。”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炒豆儿忙赶着跪下。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的了。”

大家不妨把这一情节和探春匀脸、平儿理妆的情形相比照,绝不难发现要是按照三个情节次序的排列说起来,贾府败落的过程是可以略见一斑的:

起用平儿,虽是丫头之身,却得公子亲为调试,旖旎温艳;

后用探春,庶出的小姐,大厦将倾之势已显,好歹还有这等考究的排场;

末用尤氏,她的身份可是东府的当家太太呢,炒豆捧水时也只是微弯着腰。银蝶之笑看似是打圆场,却隐约透漏了一些信息给我们:炒豆这样不知名的小丫头都已经嗅到了穷途末路的气息,对主子常有不恭,其他家下人等又将如何?

这三次理妆,相关人物的身份一次比一次尊贵,所享受的待遇却是一次比一次更不济,与“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的生日情节遥相呼应。前者是身份渐高,境遇渐差;后者是年龄愈长,愈见凄凉。写尽了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终至“冰冻三尺,渐寒渐坚”的全过程,赞叹!赞叹!赞叹!惟赞叹而已!

探春这个造型的精华,一是头上的点翠三尾凤头步摇簪,态势如生。二是那个特别精美的连环髻,也是高髻的一种,两边有红丝发束结束收归于上,环环相扣,精妙无比,和前面惜春在寿怡红一集的造型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对比看看。

对了,还有原文中提到的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的大手巾,注意它明亮的光泽,貌似绸缎,取其不吸水的原因,以妨将衣服前襟弄湿。

来看这两幅连环画,可不是俏平儿在挽袖卸镯掩衣襟?三四个小丫鬟随侍在前,捧盆的、端帕子的、递镯子的、送靶镜的,一个不少。再看三姑娘理所当然地端坐其中任其伺候,活脱脱一个闺阁娇小姐。


  (平儿)又陪笑向探春道:“姑娘知道二奶奶本来事多,那里照看的这些,保不住不忽略。俗语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冷眼看着,或有该添该减的去处二奶奶没行到,姑娘竟一添减,头一件于太太的事有益,第二件也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的情义了。”

  话未说完,宝钗李纨皆笑道:“好丫头,真怨不得凤丫头偏疼他!本来无可添减的事,如今听你一说,倒要找出两件来斟酌斟酌,不辜负你这话。”

  探春笑道:“我一肚子气,没人煞性子,正要拿他奶奶出气去,偏他碰了来,说了这些话,叫我也没了主意了。”




再就是商议包园子的事了,这四个人的衣裳配色十分协调,赏心悦目。


——这张图里的宝姑娘和袭人好像啊!想想“袭为钗副”的判语,再想起当初袁枚可是宝钗组的一号种子选手,不能不再次感叹剧组的用心。

 好不容易找到的合影,有点糊,但很珍贵。


三姑娘这一件衣服总算说完了,我们再回过头去,接上寿怡红一集。

惜春的浅紫褙子说了,三姑娘穿的是打醮那件,只有二姑娘一身新鲜绣着大朵迎春花的水绿衣裳。她的发型与两个妹妹不同,佩带的凤钗与惜春头上那枝是一样的,少了攒珠累丝。但可别以为就是那一枝,因为都是湘云眠芍一节,不可能姐妹二人同时戴一枝的。



再看刘姥姥嬉游大观园时的造型。

非常好看的三件衣服,都是交领设计,软纱质料,印大朵花卉。特别是探春的君子兰,娇艳中另有沉稳,十分好看。色彩方面,迎春是雨过天青的明亮粉蓝色,探春是端庄华贵的秋香色,惜春是娇贵的鹅黄。三人发间都插红花,颈上均戴璎珞。配上那良辰胜景,美酒佳宴,直教人误认如在梦中,不知身处何世?但当想起不久后三姝便已风流云散,再看此景,情何以堪?

下面是惜春的照片。她身上的方格纹在过去又称水田斗,是典型的明代服饰花纹,与僧尼们所穿的百衲衣尤为近似,只是传统的明服讲究用不同色块拼接镶连而成,这件衣服只是保留了远有的讲究罢了。

同样式的衣服还有两件,一件是寿怡红夜宴里的芳官,原文是有交代的,穿了一件玉色青红水田斗衣;另一件是妙玉的,那件可是货真价实的百衲衣——水田衣的前身是也,所以真正用到拼镶技术的是那件。

注意最后一张图上惜春手里的东西,我曾把它误认为是放风筝用的镬子,后来才发现不过是个针线轴。红楼梦第七十回里有一场精彩的放风筝情节,那是曹雪芹最擅长的,可惜八七版没有把它展现出来。



这件衣服四姑娘穿了好几次,上面那两张摆弄针线的剧照是第十七集“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的情景。再放几张被黛玉打趣时的图。



还有一次是大家去看望被烫伤的宝玉。


这是金莉莉版的迎春姐姐,蓝白两色印花交领衫,喜上梅梢纨扇,蝴蝶压发钗。不得不承认真的很漂亮,特别是眉型勾画得浓淡适宜。




这是拍摄挂历还是明信片时的写真,所以POSE比较现代……

发型是用的演员本人的真发,光线照射下有微微凌乱的感觉,很自然的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